服务热线025-86633992 我要登录

行业资讯/ enterprise news

连续30年不亏钱的传奇基金经理西蒙斯:人生还有两个目标(上)

来源: 作者: 123 2024/05/13

前言:

23岁获得博士学位;

26岁成为破译密码的特工,却因为情商低被解雇;

30岁成为高校数学系带头人;

37岁赢得几何学最高奖项;

44岁闯荡华尔街,成立掀起业界变革的传奇对冲基金公司;

56岁创办了一系列慈善基金;

72岁入选福布斯财富榜全球百大富豪同年书面承诺,将毕生大部分财产捐给慈善事业。

这不是电影主角,这是世界级的数学家、最具影响力的对冲基金经理及慷慨的慈善家——詹姆斯·西蒙斯。

作为一名传奇基金经理,自1988年以来到2019年6月,文艺复兴大奖章基金年化费前收益达到66%,费后39%,文艺复兴总规模达到650亿美元。

1989年开始至今,西蒙斯没有一年亏钱,持续了30年。

2019年10月公布的福布斯美国400富豪榜中,西蒙斯以216亿美元的身家,位列第21名。

西蒙斯是如何做到的?在最新出版的关注西蒙斯的新书《The Man Who Solved The Market》中,《华尔街日报》记者Zuckerman详细介绍了这位基金经理的传奇人生经历,以及他独特的投资思维方式。

本文是知乎babyquant在阅读此书后,写下的读书笔记,对书中核心内容进行了细致的梳理,聪明投资者经授权分享给大家。

西蒙斯与数学

西蒙斯这个人,按他自己的说法,对数学感兴趣,但对金钱也感兴趣。跟其他很多数学家不一样,很多数学家其实对金钱不是那么感兴趣,甚至鄙视。
比如书中写当西蒙斯离开Stony Brook创业时,有数学家说“We looked down on him, like he had been corrupted and had sold his soul to the devil"。我不是想中英混杂,但经常有人说我夹杂太多主观因素,所以我摘录原文,总之我是尽量完全客观的。

西蒙斯的婚姻

西蒙斯很早就结婚,他20岁本科毕业,23岁博士毕业,22岁结婚,第一个娃23岁就有了,他老婆18岁结婚,19岁生娃。后来他当Stony Brook系主任的时候老婆出轨了,西蒙斯借大麻消愁,然后就离婚了。他前妻后来当了一名码农,最后当了ACM的主席。不管怎么说,牛人的老婆也是牛人啊。 离婚后西蒙斯有3个娃,于是招了个保姆,后来跟保姆结婚了。这段经历跟巴菲特类似。巴菲特第二任老婆是咖啡厅服务员。

早期职业生涯

西蒙斯由于结婚很早,当爹也很早,所以面临着很大的经济压力,毕竟20多岁要养3个娃。

23岁博士毕业后很快找到了教职,可惜他厌倦了教书的生活,转去国防部当一名技术人员,研究破译密码。

这个密码不是电脑密码,而是破译苏联的一些通信密码,会用到概率论之类的知识。香农的信息论跟这个类似。 国防部的密码研究里面有很多牛人,包括隐式马尔科夫链的发明者,以及相关算法的发明者,后来成为了西蒙斯的同事。国防部的工作并不忙,西蒙斯有足够的时间做自己的研究,还发表了数学方面的论文。所以说,斜杠青年就是好啊。 然后,西蒙斯年少轻狂,喜欢针砭时弊,一次面对记者采访的时候发表了6页纸的反战言论,但国防部的将军当然是支持战争的,于是西蒙斯立马被炒了。有1个老婆3个娃的西蒙斯就这样失业了。密码研究所的工作都是保密的,没法出去说,这可如何是好啊? 当然,还是斜杠青年救了他。那篇数学论文产生了影响力,刚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成立了数学系,需要招一个系主任,于是29岁的西蒙斯就顺利当上了系主任。这就不大可能被裁了。 西蒙斯沿用了国防部密码研究所的管理方法,本来学术界就是比较自由的。比如一个人不想搞行政,西蒙斯就不让他碰行政;如果一个人喜欢钱,西蒙斯就给他翻倍工资;他把伯克利的同学也招了过来,很多都是牛人,唯一看走眼的是丘成桐小师弟。

丘成桐要求终身教职,但西蒙斯没有答应,后来丘成桐就走了,很快拿了菲尔兹奖,这就亏大了。 1970年代左翼思潮性解放盛行,更何况西蒙斯和他老婆其实都挺年轻。很快他老婆就出轨了,美国人其实比较八卦,一下子全世界都知道了。后来就离婚了。

弃学从商(1978-1988)

西蒙斯后来获得了维布伦奖,5年颁发一次,几何学界最高奖。然后还跟导师陈省身发表了陈-西蒙斯定理,学术上达到巅峰。

1978年,40岁的西蒙斯辞去了系主任的职务,创业做投资了。他爸爸对此很不满意,他说“我希望跟别人介绍说我儿子是数学家而不是一个商人”。

西蒙斯其实一直在主观和量化之间左右摇摆。他在国防部的时候研究过用hidden markov model对股票市场建模,列举了8个状态,后来也用到交易中,可惜不是很成功。

他也招了之前的同事一起来做,也是这方面的大牛。可惜同事喜欢主观交易,一开始赚了大钱,200多做多黄金800出来,不过后来在利率方面损失惨重,两人也分道扬镳了。 

西蒙斯早期招过一个辍学同性恋码农来辅助研究,比如回测简单的策略——连续涨3天第4天也涨的概率,不过后来也不是很成功,码农也走了。 经过一段不大成功的主观交易,西蒙斯又转回量化,又找了一个码农,主要负责数据清洗。现在他有了分笔数据,而不是之前的日线数据,也请了康奈尔的数学教授过来。 

西蒙斯团队也面临着不少摩擦,比如功劳分配等等,最终导致了分裂,一部分人去了加州,成立了新的公司,西蒙斯占25%的股份。由于西蒙斯本人一天抽3包烟,这也引起了一些同事的不满。 

在建模方面,他们一开始只是用日线数据,认为市场可以用马尔科夫链来建模,请了随机微分放程的教授(1980年代),但效果一般,后来还是用简单的规则策略直接撸,不过亏了挺多钱,产生了不少矛盾。

西蒙斯去伯克利数学系搬救兵,但他不想给钱,不仅不想给钱 ,还忽悠人投钱入股。读数学的比较老实,还真入股了。大师掐指一算,提出3点建议:

这模型频率太低,得提高到一天一次的水平;

不能用日线数据,要用日内数据;

每次下单量要跟盈利概率正相关。

于是西蒙斯经过半年休整,步入了辉煌时代。

辉煌时代(1988-1998)

大师不愧是大师,西蒙斯很快就赚钱了。大师对西蒙斯的评价是其实他是个很贪钱的人,但大师自己并不是很贪钱,觉得见好就收。

但西蒙斯一直逼他,大师觉得不爽,因为当数学教授挺自由的。于是大师提出西蒙斯买他的股份,他走人,西蒙斯出了入股的6倍价钱买了他的股份,然后大师就走了。 

至此,跟西蒙斯合伙创业的4位核心合伙人全部滚蛋,为西蒙斯未来的个人专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其他后面来的人都没有之前这些人威望这么高,威胁不大。

因此,正所谓做大事者不拘小节,私募要发展,必须撸掉初始合伙人。现在国内的知乎量化第一梯队,不妨考虑一下。貌似最近分家的特别多,大势所趋啊!

然后西蒙斯1989开始就没有一年亏钱的,持续了30年,这水平杠杠的。那时候规模2000多万美金,增长很快,1992年就2.8亿美金,1994年6亿美金,很快遇到了瓶颈——商品、外汇、债券似乎都不大行了。

西蒙斯于是考虑进军股票市场,请来了摩根斯坦利的Robert Frey。这Frey也是大师,很多年以后离开文艺复兴当了Stony Brook的量化金融项目主任,想学干货可以申请Stony Brook。

西蒙斯从Stony Brook数学系招了不少人,毕竟是他当年奋斗过的地方。不过,Frey是在应用数学与统计系,跟数学系没啥关系。 

不过这个Frey水平也一般啊,1994年亏了5%,他是做股票统计套利的。不过此公编程水品一般,西蒙斯自己也不会编程,仰天长叹——模型这么牛逼,回测这么赚钱,就差个码农了! 

于是招了两个码农——Robert Mercer和Peter Brown。Robert Mercer这人早年遇到了一些挫折,留下阴影,内心比较阴谋论,后来资助了班农的阴谋论网站,是特朗普当选的第一功臣。

不过西蒙斯本人支持希拉里,左与右的政治斗争在文艺复兴后期日趋激烈,于是特朗普当选一年后,老跟领导唱反调的Mercer被西蒙斯炒鱿鱼了,这是后话。 

Peter Brown最牛逼的地方在于他是李开复的同门师弟啊!CMU那个系搞了个深蓝,下赢了国际象棋冠军,李开复以前写过几本给大学生的书,里面提到过Peter Brown,说我有个小弟叫Peter Brown,这人很牛的哈,有后劲的,那时候Peter Brown还没当文艺复兴co-CEO。 

Robert Mercer和Peter Brown原来在IBM的语音识别小组,组长是知名语音识别大师贾里尼克,已经去世了,他写过用统计学模型解决语音识别方面的问题,那时候是概率图的天下。现在都变成深度学习了,世风日下啊。 

回到Frey的股票系统,后来Peter Brown和Robert Mercer接手了,“The people at Renaissance…didn’t really know how to make big systems,” Mercer later explained. 看来这码农还是能发挥作用的,写了50万行的代码,终于搞定了。这股票策略还是挺牛逼的,平均持仓2天吧。 

不过这策略似乎容量一般,一加量就不行。西蒙斯认为,可能两个码农不够,要多点码农。于是Robert Mercer和Peter Brown把之前IBM语音小组的人都招了过来。 

其中有一位编程大师,长得比较baby face,西蒙斯觉得他不大成熟,问几句就着急了,面红耳赤的。但Robert Mercer认为10个码农9个这副模样,还是招了他。这位编程大师一进来就不得了,检查了一下文艺复兴的代码,直摇头说, 

“你们这是80年代的编程水平,我跟你说,90年代的人,都用C++!"



于是码农荣幸地成为了数学家们的宠物。

但这码农对自己二等公民的地位很不爽,其实量化与码农之间的政治斗争是此类对冲基金长期存在的,之前也有two sigma的华人码农抱怨过类似的问题。这位编程大师决定做些大事来证明自己的能力,于是他向文艺复兴的系统传播电脑病毒:

难怪现在很多量化对冲基金对码农的态度都是——要用,但绝对不能重用。十几年后,这位码农荣幸地成为文艺复兴有史以来唯一被裁的员工。

文艺复兴期货部与股票部之间的政治斗争持续发酵,期货部以元老为主,一般是西蒙斯在数学、物理学界的兄弟;股票部以码农为主,都是IBM语音识别小组挖过来的。现在的问题是股票持续亏钱,西蒙斯也渐渐失去了耐心。

前面散播病毒的码农决定将功赎罪,于是他积极查找代码的错误。有一天,他终于发现了一个错误——股票价格木有复权啊!

但由于他之前一直都是以一种搞笑的状态存在,领导对他的建议根本不放在心上。码农好沮丧,不断越级上访,终于大领导决定认真听他的意见,后来发现确实是个错,于是改过来了,就这样文艺复兴股票部开始赚钱了。

转眼到了1997年,文艺复兴管理9亿美金,大多数还是期货。西蒙斯希望内部共享,类似谷歌那样开源代码,这样可以促进交流。

另外有公式化的奖金分配方案:

管理上会透明很多,比知乎量化强多了:

文艺复兴因子开发遵循3个步骤:找到价格序列中的异常规律;确保整个规律是持续的、非随机的;看看能否找到合理的解释。

不过文艺复兴经常忽略第三步,因为如果一个交易很有逻辑的话大概率已经被别人发现了。因此他们敢于交易那些没啥逻辑但统计显著的事情,这是他们成功的关键。所以说:投资不需要逻辑。

文艺复兴也不需要996:

文艺复兴大部分人是Liberal或Libertarian:

Mercer是右翼,所以经常有政治辩论:



参考资料:

  【1】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BvwjkwQOhA61ZOLy29_Dgg

      重要声明:本篇文章系本网站编辑转载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与交流学习,文章所涉内容仅供一般性参考,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及其他问题,请与本网站联系,本网站将及时进行调整或删除。

(见下篇)



热点推荐